韓國驚現“臺州造船業”
2013-03-18 08:21:49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韓國媒體報道,位于韓國西南地區的全羅南道靈巖郡大佛工業園區內的船體分段制造廠,近日來受造船市場低迷直接影響嚴重,接獲訂單數量暴跌,不管是工廠內還是露天工地都冷冷清清。這個1997年完工的大型工業園區,自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后一直處于下坡狀態。
在工業園區內其中一家船體分段制造廠,長達40米的大門緊閉,只在出入口置放了“行使保留權”的告示,原本應有200余名工作人員的工廠內現在空無一人。據門口的警衛員稱,該廠在該工業園區內可以算得上是核心企業,但就在上個月也面臨了破產清算。附近的工廠同樣鐵門緊閉,在3年前能看到大量船體分段的工廠和露天工地現在也空空蕩蕩,曾經大量裝載著船體分段的拖車進出工廠的景象,現在也見不到了。另一家船廠的代表則表示,工廠雖然仍在營業中,不過已經連續5個月沒有接獲新訂單了。
作為韓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工業園區,大佛工業園區正面臨產業崩潰的嚴重危機。隨著全球造船經濟衰退不斷持續,已有大量的船廠連續不斷地暫停營業重新整頓,或者干脆中止業務瀕臨破產。大佛工業園區內有218家工廠,其中74%為造船相關的企業,F在這些企業還在正常營業中的數量連一半都不到。與面臨破產危機的中小型企業相比,現代三湖重工和大韓造船雖然能繼續維持運營,但接獲訂單數量仍然無可避免地大幅減少。現代重工(船機庫 位置)2011年內所接獲的訂單量為178萬CGT,而2012年內只接獲了88萬CGT,僅為2011年的一半。
目前,在大佛工業園區內,已有約40家工廠無法上繳4大保費,公司財產處于被看管的狀態。大約有20%的公司已有4個多月無法上繳100-300萬韓元的保費。大佛工業園區經營協會會長表示,目前市場狀態是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后最惡劣的環境,造船相關產業訂單接貨量已減少了60%。
伴隨著訂單數量大幅減少,經營狀態急劇惡化,這些公司開始努力尋找出路。一些船企試圖進入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設備業和風電業,目前已有超過50家公司已經或準備發展其他產業。不過這些公司同樣面臨了新的問題:投資成本高,技術壁壘高。不過大佛工業園區經濟社會研究室室長表示,目前工業園區只有通過產業多邊化以及金融技術支援才能得以求生。